2018年06月15号
亲,欢迎来到国际艺术网【官方网站】!
010-87724862
关于活动

公益活动

艺道百年——雅各布·劳伦斯 《肉类市场》| 用真挚的艺术记录下民族的历史与现在

作者:童雁汝南工作室 来源: 2025-08-26

在1917年,一位普通的非裔孩子于新泽西大洋洲城呱呱坠地,而恐怕没有人会想到未来这个孩子会拿起画笔为了自己的同胞书写历史,更不会有人想到他终有一日在艺术史上青史留名。他的名字为雅各布·劳伦斯 ,《纽约时报》称他为“美国领先的现代具象画家之一”和“非裔美国人经历最热情的视觉编年史家之一”。身为哈勒姆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劳伦斯用运用动态立体主义风格的画笔绘出非裔族群的共同苦难与记忆,让整个世界重新审视了非裔美国人的过去与现在,并开拓出了未来。



雅各布·劳伦斯,1957年


由艺术家童雁汝南策划的“艺道——百年国际现当代艺术项目”中,雅各布·劳伦斯的《肉类市场》被选为展出作品之一,是劳伦斯所代表的黑人艺术在东方大地与不同文化交融欣赏的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在本次展览中,这幅作品成为了与世界各地观众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劳伦斯为来自全球各地的观众们展现了哈姆勒文艺复新兴的生机勃发,更是非裔美国人苦难记忆与生活,以及劳伦斯平权精神与艺术成就的一次直接呈现。








艺道·百年国际现当代艺术项目第12号作品,肉类市场,76.8 x57.8 cm,1964年


各布·劳伦斯的作品《肉类市场》以俯瞰的视角以及平面性的形象塑造,描绘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动的场景,表现了黑人社区的生活。画面的布局呈现出一种平衡感,人物的点缀与肉类的展示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动态的视觉焦点。画面中,肉市中的人物齐全,展现了色彩和简化的形式,强调了劳伦斯的独特性的作品通过对比明亮的色彩和具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传达了日常生活的节奏和社区的活力。劳伦斯经常关注黑人历史和文化,这幅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区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在艺术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雅各布·劳伦斯的画作表达了他一生对人类尊严、自由和自身社会意识的关注。他的画作描绘了非裔美国人日常生活的现实、挣扎和成功。劳伦斯将艺术作为抗议的工具,与美国社会现实主义流派和墨西哥壁画传统保持一致。劳伦斯早期作品中就已体现出抽象人物和平面原色的特点,这些特点后来成为劳伦斯风格的标志。



哈丽雅特·塔布曼系列,1940年



墓碑,1942年



哈勒姆街景,1942年

劳伦斯的童年并不幸福,他的父母从南方农村移民到新泽西,然而他们于 1924 年离婚,那时劳伦斯年仅7岁。他的母亲将他和他的两个弟弟妹妹送到费城的寄养家庭,自此他失去了父母的关心和陪伴。直至13岁时,他和他的母亲才重新在纽约市哈勒姆区团聚。那是一片非裔占绝对多数的聚集地,劳伦斯在这里学习并汲取灵感,为未来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基础。

在这时,哈姆勒地区诸多黑人团体以反对种族歧视为缘由在该地区发起了一场文化运动,起名为哈勒姆文艺复兴。这场运动批判并否定汤姆叔叔型驯顺的旧黑人形象,鼓励黑人作家在艺术创作中歌颂新黑人的精神,树立新黑人的形象。这是一场非官方承认的大致跨越1919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早期的运动,而这场运动中的许多思想在此后的历史中活跃得更加持久。从 1919 年到大约 1930 年的非裔美国文化运动,因活动中心在纽约市哈勒姆黑人聚居区而得名。哈勒姆文艺复兴的参与者希望脱离白人构建的话语体系,主张重建属于自己的文化认同,作品中大量出现黑人的真实样貌和对种族歧视的抵抗。作品风格主要受到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同时带有非洲艺术和民间艺术的烙印。




女裁缝,1946年



迁移:移民沉迷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发生在教堂,1940-1941年



建设者,1947年



呼叫救护车,1948年


在劳伦斯艺术生涯的一开始,他就发展了使他声名鹊起并成为他试金石的方法:创作一系列讲述一个故事的画作,或者较少地描绘一个主题的许多方面。他的第一篇是非洲侨民关键人物的传记。而到了1940 年至 1941 年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肆虐,哈勒姆区继续吸收新来的南方黑人时,劳伦斯正忙于研究、倾听和绘制关于大迁徙的叙事系列。在将画笔放在画板上之前,他在图书馆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这次大规模的迁徙。他还聆听他的父母、家人和邻居讲述他们自己北上的故事。很快他完成了短篇叙述的文本,这些文字将作为 60 幅独立画作的标题和标题,而这些画作共同构成了他著名的“迁移”(Migration)系列。该系列描绘了数十万非裔美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南方农村迁移到北方城市的故事和过往。  

“我不把美国黑人的故事看作是美国文化的独立经历,而是美国遗产和经历作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劳伦斯在1943年说。尽管他在民权运动为非裔美国人带来他们长期被剥夺的权利之前就已经长大,但劳伦斯仍然作为一名艺术家开始通过他的画作记录了美国黑人生活的故事。
他的画作不单单是非裔族群故事的记录,更是对这个群体在过去百年间所遭受的不公与悲哀的纪实。这是黑人在北美大陆上生存的精神纽带与共同记忆,更是这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历史的一部分。而劳伦斯通过捕捉发生在个体上微小的瞬间,将无数它们凝聚成一种共同的贯穿整个非裔美国人的共鸣。


迁徙:火车站有时挤满了离开的人,以至于不得不召集专门的警卫来维持秩序,1940-1941


迁徙:在现存的社会条件中,部分法院对黑人的不公正,1940-41


迁徙:移民大批抵达,1940-1941


迁徙:迁徙势头增强,1940-1941



迁徙:在许多社区,黑人报刊因其态度和对运动的鼓励而不断被阅读,1940-41



迁徙:童工和缺乏教育是人们希望离开家园的其他原因之一,1940-41



迁徙:在每个家庭中,没有去北方的人都会见面并试图决定他们是否应该去北方,1940-41



迁移:他们还在铁路上大量工作,1940-41


迁徙:由于黑人和白人工人之间造成的对立,北方各地的种族骚乱非常多。其中许多骚乱的发生是因为黑人在许多北方工业中被用作罢工破坏者,1940-41


迁徙:移民不断涌入,1940-1941

大萧条期间哈勒姆区“坚硬、明亮、脆弱”的一面激发了劳伦斯的灵感,就像居民家中的颜色、形状和图案一样。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的画面中都带有这种生活的气息。劳伦斯开始因其对非裔美国人城市生活的当代场景和历史事件的戏剧性和生动的描绘而受到一些关注,他以清晰的形状、明亮、清晰的色彩、动态的图案以及揭示性的姿势和手势来描绘所有这些事件。

劳伦斯将他的风格称为“动态立体主义”,这是一种在欧洲流行的艺术形式,从西非和中美洲艺术中汲取了巨大灵感。对于他的作品,劳伦斯在哈莱姆区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了灵感。他使用黑色和棕色与鲜艳的色彩并置,使非裔美国人的经历栩栩如生。



酒吧和烧烤,1946年


钢铁工人,1946年


一个家庭,1943年


公寓,1943年


美国系列:新泽西,1946年


恋人,1946年


战争系列:胜利,1947年


斯金纳上尉,1944年


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劳伦斯对于艺术画面的想法与之前大有不同,他创作了反映自己情感状态的艺术作品,在他的画作中融入了柔和的色彩和忧郁的人物,这与他的早期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他生涯创作的后半程,他的创作题材和风格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人是为了彼此而存在。要么教他们,要么忍耐他们。”——马库斯·奥勒留斯·安东尼努斯,《沉思录》,VIII:59。来自系列《西方人的伟大思想》,1958 年


街影,1959年



梦,第二号,1965年



街景,1964年



街景,1964年


市场场景,1966年



1920年代移民抵达并投下了选票 肯特二百周年纪念作品集:独立精神,1974年



自画像,1977年



宣誓一号,1977年



工作室,1977年



社区(壁画习作),1986年

1942 年,即使存在着种族隔离障碍,雅各布·劳伦斯却打破了种族障碍,成为第一位作品被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购的非裔美国艺术家。通过他生动、通俗易懂的视觉故事讲述,劳伦斯向他自己的社区和更大的世界展示了非裔美国人历史和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劳伦斯的艺术生涯是持久的,直至他去世前一年——1999年,他仍在不断进行创作,探索绘画的可能性。同时,他还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着艺术探索活动,如为几部儿童作品绘制了插图,例如《哈里特与应许之地》(Harriet and the Promised Land )。



哈丽雅特和应许之地,1993年



脚手架上的工人,1985年




《杜桑·卢维杜尔的生平》系列中的《进行曲》,1995

劳伦斯一生的创作专注于对于非裔美国人身份认知的表达,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他用勇气与一颗清澈的心来发出非裔美国人的呼声。在雅各布诞生于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黑人所遭受的歧视与非议令他们保守痛苦。随着诸多代人的努力与尝试,当劳斯离开这个世界时,早已今非昔比。黑人也能与其他人享有相同的权益。劳伦斯所记录的历史是非裔回首往昔必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他艺术中的力量在任何时代都是不朽的精神遗产。




艺术家简介
童雁汝南1977年生于九江,自幼学习中国传统书画,1996年考入中国美院油画系,2012年获博士学位,生活工作于杭州。复旦大学、中国美院研究员。上海APEC、杭州G20、厦门金砖、首届进博会主会场艺术总监。策划展览百项,顾问收藏基金数十亿,获国家贡献奖、艺术成就奖。20多年如一日修行式、面对面的肖像艺术创作,来阐述中国山水精神和老庄的天地观。数位国家元首、百位美术馆馆长世界名人为其做模特。个展举办于在意大利威尼斯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米兰艺术与科学博物馆、德国国立哈根欧斯特豪斯美术馆、波恩当代艺术馆、圣马力诺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苏州博物馆。作品展出于威尼斯双年展、库里蒂巴双年展、洛迦诺电影节,法国蓬皮杜中心、大皇宫、东京宫、俄罗斯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巴西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日本国立新美术馆、东京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作品收藏于古根海姆基金、威尼斯卡瓦利弗兰凯蒂宫、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美院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湖北美术馆、苏州博物馆,英国王室、丹麦王室、沙特王室,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