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5号
亲,欢迎来到国际艺术网【官方网站】!
010-87724862
艺术之星

文艺知识

1918年5月徐悲鸿评文华殿所藏书画之 元赵子昂《山水》卷

作者:张琛 张忠国 来源: 2025-07-30

      戊午三月,与画法研究会诸同志观清之文华殿古书画,以鄙见评之如左。

       元赵子昂《山水》卷,工雅典丽,得未曾有。景物幽逸,画笔灵巧,不愧大家。清流激湍,数人据一廊,濯足其间,群松迤逦,大田万顷,青绿交辉,云山霭黛,真奇制也。——徐悲鸿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誉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元趙孟頫山水卷

素絹本著色畫,款識「子昂」。下有「趙氏子昂」一印,上有「松雪齋圖書」一印。絹首有「乾隆御覽之寶」一璽。拖尾有倪瓚跋云 趙鷗波妙繪,驚才飈發'奇氣横生,筆墨淋漓,抗衡町畦之外,煙巒流動,馳神氣象之中。令觀者形神超越,宜稱逸品。雲林生懶瓚。又方壺道人記云"上清羽客方壺道人曾觀。又馬琬記云"扶風馬琬文璧拜觀。又楊政跋云"魏公精於書法,尤工丹青,得其片紙尺素,即如懸黎結緑之貴,安得如是之浩繁而盡神奇之妙乎?捧覽之餘,不覺服膺斂衽,楊政。絹高九寸三分,廣五尺一寸一分。

謹按"趙集賢畫爲元人冠冕,明顧凝遠謂元人用筆生,用意拙,善藏其器恐以畫名,惟松雪翁任意輝煌,與唐宋名家争雄。此卷慘澹經營,元氣淋漓,其造境自遠而近,自平澹而入於琅麗,模巖範壑,金碧暉映,蔥蒨中饒有秀拔之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四妙備臻,沉著之至,仍歸縹緲。雲林稱爲逸品,可想見其神趣矣。  ——《盛京故宫书画录》





元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鹊华秋色图》创作于1295年,是赵孟頫于四十二岁从燕京南归故乡吴兴时,为好友周密所画。周密祖上居齐州(济南),北宋末南渡,故周密虽生长在吴兴,从未到过济南,但心中颇念祖宗之地。赵孟頫为周密述说济南风光之美,并作此图相赠。

       此画作纸本设色,纵28.4厘米,横99.6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上有赵孟頫题款,有元代杨载、范抒德机等人题跋,还有明代董其昌五次题跋,清代乾隆八次题跋。本画构图是典型的平远景色。作者把两座山分左右布局,右边是华不注山,左边是鹊山,均安排在远景位置。两座山一呈尖三角形(华不注山),一呈半圆形(鹊山),两山遥遥相对,在刚柔对比中,显得华不注山险峻奇突。

       应当特别指出,赵孟頫的山水画不但将钩斫和渲淡、丹青和水墨、重墨和重笔、师古和创新,乃至高逸的士夫气息与散逸的文人气息综合于一体,使"游观山水"向"抒情山水"转化;而且使造境与写意、诗意化与书法化在绘画中得到调和与融洽,为"元季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那种以诗意化、书法化来抒发隐逸之情的逸格文人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孟頫最美金书《孝经序》局部

元趙孟頫書孝經並圖卷

素絹本,經十八章,圖十八幅。圖用白描,寫經用烏絲篾。每行楷書十二字,先圖後經,每幅相間。款識「吴興趙孟頫書」下有「趙氏子昂」「松雪齋圖書印」两印。絹首有「乾隆御覽之寶」一璽。絹末有四印,不可辨。引首題「孝經」二字'款識「七十四叟金湜書」。拖尾有吴全節跋云"趙魏公,宋藝祖子德芳之後。五世祖秀,安僖王子偁實生。孝宗始賜第居湖州,故爲湖州人。至元間治書侍御史程鉅夫奉詔訪江南遺逸,得二十餘人,獨召入見。世祖稱爲神仙中人,仁宗眷重,字而不名。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禄大夫,贈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國公,謚文敏,榮際五朝,名满天下。書法二王,畫師晋唐,俱人神品。其在鷗波亭,嘗臨李伯時《人物孝經》一卷,當時之人求之罕得,得之者如獲至寶,人以重價購之。此卷其尤妙者也,其人於伯時閫奧不遠矣。今幸獲見之於玉山草堂,主人求題,因書公之出處大客於後,君其實藏之。看雲道人吴全節書。又劉若宰跋云"吴興書蹟,予縱觀不下數十本,而好事、賞鑑两家争幟貧富之力,不復擇人,蓋未免陰壤落花之慨,此未可許好事者聞斯言也。黄縻之太守所藏《孝經》數片,亦自零香散玉。而獨書畫主人則曾閔之譽久著朝里,蓋少保公燕詒未艾,而太守且繼述益光,資父事君,縻之有焉。使其日披圖展對,自當無忝聖經。而文敏筆墨遺靈豈不爲收藏價重耶?崇禎丁丑七月一日,退史劉若宰題於燕齋中。書有破處,玉劃殘缺。絹高七寸九分,廣二丈七尺七寸。——《盛京故宫书画录》


赵孟頫_楷书《杭州福神观记卷》局部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王世懋称:"文敏书多从二王(羲之、献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至书碑则酷仿李北海《岳麓》、《娑罗》体。"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于篆书,他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能在继承传统上下苦功夫。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


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传世画迹有大德七年(1303)作《重江叠嶂图》卷、元贞元年(1295)作《鹊华秋色》卷,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皇庆元年(1312)作《秋郊饮马》卷,现藏故宫博物院。著有《松雪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



《四体千字文》


[名称]元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年代]元

[简介]绢本,设色,纵:23.6cm,横:59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秋郊饮马图》是赵孟頫的鞍马人物画的代表作。画面是江南初秋时节,放牧人赶着一群马到岸边饮水的情景。放牧人身穿红色长袍,手持马鞭,转身看着正在嬉戏的两匹马。在牧人的前方有五匹马步入到河中饮水,在河岸上还有两匹马在互相追逐。整个画面树木清秀,河水平缓无波,马的造型生动,表现了自然景致的优美。

参考资料:

赵孟頫_楷书《杭州福神观记卷》【精品资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5/16/13335947_457959764.shtml

赵孟頫_最美的书法和绘画长卷!【珍藏共赏]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9/13/13335947_459028379.shtml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鉴赏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805/21/42177507_928716756.shtml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故宫博物院藏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01/23/15883912_587647050.shtml

赵孟頫最美金书《孝经序》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822/11/56027956_1044827328.shtml


卷之属三 元赵孟頫书道经生神章卷一〇五 元赵孟頫书六体千文卷一〇九 元赵孟頫书桑寄生传卷一一一 元赵孟頫临王大令四帖卷一一三 元赵孟頫书孝经并图卷一一五 元赵孟頫溪山深秀图卷一一六 元赵孟頫山水卷一一八 元赵孟頫松阴饲马图卷一一九,高宗纯皇帝御笔赵孟頫书陶潜诗轴一九一 高宗纯皇帝御临赵孟頫书轴一九一,元赵孟頫竹院鸣泉图轴二四七 元赵孟頫汤王征伊尹图轴二四七,元赵孟頫道统源流五册三〇八, 元赵孟頫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册三八三,梁国治临赵孟頫帖四〇六


文字丨部分转自网络

顾问丨

编辑丨张琛

终审丨张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