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5号
亲,欢迎来到国际艺术网【官方网站】!
010-87724862
艺术之星

文艺知识

1918年徐悲鸿评文华殿所藏之四 李相《东篱秋色图》

作者:张琛 张忠国 来源: 2025-07-26

       戊午三月,与画法研究会诸同志观清之文华殿古书画,以鄙见评之如左。

        李相无赫赫之名,其画则绝佳。本幅层峦叠嶂,气极雄古,远近皴点分明,可师法也。其笔既妙,其景尤佳。山势盘旋而上,直抵云顶;山径曲折,约略可指;悬瀑幽壑,间以石梁。近处则长松挺秀,古雅无伦。山人群集,如无怀、葛天之民,悠然怡乐。房屋界画尤精,巨石横亘水际,状奇丑尽致,水流清泓,似可掬而饮也。——徐悲鸿


明初 佚名(旧传李相)东篱秋色图轴绢本设色纵169.1 横107.7公分国立故宫博物院



《盛京故宫书画录》
李相山水轴二九八


素絹本著色畫立軸,款識「石泉李相畫」五字。下有一印,漫漶不可辨。又有「五溪居士石泉主人」一印,上有「乾隆御覽之寶」一璽。絹高五尺三寸二分,廣三尺三寸九分。






       这幅画的取材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故事。画面中,陶渊明悠闲地坐在室外床榻上观赏菊花,身边有童仆和家人在旁陪伴伺候,迎面有一位访客正渡过溪桥,准备造访,溪畔停放著一艘小舟,山径间还可见到牧童与牛群,整幅画流露出高士隐逸生活的一种典型。





       画家运用层层叠叠的圆弧形山峰和V字形的河谷,来构建人物的生活空间。这些山峰汇聚成「S」型走势。山石的纹理用郭熙「云头皴」的技法来表现,而以密集的苔点表现山头的灌木,则学自范宽。整幅画在风格上汇聚了北宋两位大师的典范。从这些皴法、苔点的形式及用笔呈现某种模式化来判断,这幅画创作的时代大约是十四世纪后期,它的风格影响了明代的浙派画家。此画右上角有「石泉李相画」,可能是画家的签款,但是李相的生卒年不详。


参考资料:

明 佚名(旧传李相)东篱秋色图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211/16/15883912_729374777.shtml


明初 佚名(旧传李相)东篱秋色图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014/19/2458205_416889164.shtml


读画|明无名氏「东篱秋色图」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905/05/37292373_684658322.shtml





《盛京故宫书画录》收录清末沈阳故宫翔凤阁所藏书画。共收书画四百四十九件,体例仿《石渠宝笈》。分卷、轴、册、经、幅、额、联七类,每一类前书后画,末附刻丝、刺绣。
轴二六三   李相山水轴二九八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分享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运营邮箱:290884765@qq.com,


文字丨部分转自网络

顾问丨任静雅

编辑丨张琛

终审丨张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