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老师,您好,请问孩子7岁多,喜欢绘画,但手上表达有困难.而且绘画时间长,每次都是固定的绘画内容和模式,公主和太阳,还有云彩,几乎相同的构图......请问是不是孩子的思维受到了限制或是性格所致,我该怎么帮助她打开视角,变化绘画内容呢?
A:你的孩子正属于我要谈到的第二个类型,和第一类型孩子相同的是,第二类型的孩子同样非常专注第画画,持续时间很长,他们渴望画,而且想画自己喜欢的内容,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自我的想象不能流畅地表达,经常会出现障碍,比如,画了改,改了画,画出一个形象要修改很多次,或者是固定的图形,不能变化,这是很典型的受到模式化制约的结果,那些经过老师要求或者教授,使得孩子被动接受的固定图形严重干扰了本来应该活跃拓展的形象思维,在标准图形面前,孩子不敢想像,因为一旦想象,画出自己喜爱的东西,会被说成是不好的没有达到标准和要求的,时间久了,那些图形已经被迫印在脑海中,成为一种定式,这种定式辖制了孩子的绘画行为,无论孩子多爱画画,多想创造,这种辖制都会使把孩子局限在那些一成不变的图形中,而且产生错觉,以为这就是好的,这就是绘画了,更可怕的影响是,当这样的画得到肯定后,这个辖制会更牢固,孩子会形成观念,就是绘画要按照成人给的样子画,自己想象的画未必能得到肯定,就不再去做这种努力了,很快,孩子想象的大门就关上了,而是用画得符合标准去赚取成人的肯定,这对于孩子是极大的伤害和摧残,甚至影响到他的整个思维: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会看别人的脸色或揣测他人的意思,不能主动创想,失去思维的独立性,对于孩子在身心发育阶段受到如此负面的影响,家长应当重视。
所以,面对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孩子,在他们绘画时的交流互动就格外重要了,家长做好了,做对了,会扭转前面的负面影响。当家长一次次看到孩子这样画画时,不明白的以为孩子这样画才叫好,而明白的心里就会焦虑,并且会担心孩子的创造力被断送,不由自主地会对孩子产生新的要求,有的直接说:不能这样画,孩子,别老这样画,换一个图形吧,别老画一样的好吗?有的嘴上不说,会在心里说,但多少会流露在表情里。
请家长记住:千万不要这样,不要忘记我在上周说的,在孩子绘画时,不要有任何的要求!这是非常关键的,孩子之所以陷入模式化,就是因为成人的要求和标准,他努力达到了,却付出了代价,请相信:想象力和创造力依然在孩子的心里涌动,他们怎能不想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画呢?这是不能抹煞的天性!
孩子所需要的不是新的要求,而是我们的帮助,帮助他们解开辖制的捆锁,但是这个帮助不是通过简单的要求实现的,是必须通过理解、等待、启发、关爱、赞赏、肯定来成就的,因此,家长切记要放下要求,如何理解他们呢?当孩子不能表达自己的想象而是反复画模式化的图形时,我们要注重他正在进行的“画画”这个行为,孩子是想画爱画的,这是他们不断增长的内在表达的需要,所以,要肯定孩子这个行为,而且要明白自己的孩子想表达、需要表达、正在表达。只是表达的目的有偏差,不是在表达自己所思所想。
如何理解他们呢?
当孩子不能表达自己的想象而是反复画模式化的图形时,我们要注重他正在进行的“画画”这个行为,孩子是想画爱画的,这是他们不断增长的内在表达的需要,所以,要肯定孩子这个行为,而且要明白自己的孩子想表达、需要表达、正在表达。只是表达的目的有偏差,不是在表达自己所思所想,那么我们该怎样和孩子交流呢?如果孩子专注在画画中,并没有找你看或是想和你说什么,就请勿打扰,如果直到他画完后拿着这张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给你看时,你看过之后就要注意:目光要专注在孩子脸上而不是画上,对他说肯定和鼓励的话,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明白你肯定的是他自己而不是画,你在意的是他而不是他画得结果,他才是你由衷肯定的对象,你的话语也要注重肯定孩子的绘画行为,比如:宝贝,看到你画画时候的样子,妈妈就知道你是一个多爱画画的孩子,是一个多爱表达自己的孩子,这是最棒的,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这么专注哦,多能这么愿意花时间这么认真地画画啊,妈妈真的高兴,真的为你感到快乐。
(责任编辑:admin)